5月14日,一场聚焦创新创效的“智慧盛宴”拉开帷幕,公司在冶炼厂开展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建设观摩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公司18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各相关单位分管工会工作负责人及工会办公室相关人员共40余人,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分享、工作部署,共商创新工作室建设升级路径。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勃参加会议并强调,要以创新工作室为“引擎”,驱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王勃指出,公司创新工作室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创新工作室团队创新成果丰硕、转化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工作室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人才培育的孵化器和科技创新的催化器作用。下一步,要将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效抓手,以创新创效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要紧扣“一条主线”,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为引领,全面融入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夯实“两个责任”,夯实组织体系的责任,夯实工作室带头人“第一责任人”责任;持续“三个深化”,深化对创新工作室的资源投入,深化创新工作室联盟协同合力,深化创新工作室品牌建设;推进“四个加强”,加强创新工作室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推进会上,公司工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通报了18家创新工作室2024年度考评情况。4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分享了创新工作室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项目攻关、日常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铜绿山矿汪建勋技能创新工作室开展无轨设备实操培训,总结提炼出凿岩台车“三定五调”工作法,培养出陈强、袁璠等一批操作手,开展“老带青”“1+N”导师带徒活动,签订8对师徒结对,掀起了岗位练兵的热潮。弘盛铜业邵志村团队创新工作室牵头冶化类联盟,针对排烟系统烟灰结焦、阳极板溶解率等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为提产增效奠定了技术基础。冶炼厂电解车间创新工作室通过“日碰头、周例会、月总结”工作机制,将创新触角延伸至班组,2024年完成课题攻关9项。冶炼厂冶化服务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微创新”撬动“大效益”,通过设备改造每年节约成本百万余元。
会前,与会人员走进冶炼厂电解车间创新工作室和冶化服务职工创新工作室。操作台上摆放的专利证书、攻关流程图,墙面上张贴的项目进度表、人才培养图谱,直观展现了工作室“把难题当课题、把成果转化为效益”的生动实践。带头人现场展示创新成果,分享“传帮带”培养技能人才的心得,引发热烈讨论。
近年来,公司纵深推进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建设,已逐步发展建成18家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国家级示范创新工作室1家,省级示范创新工作室1家,省级创新工作室2家,市级示范创新工作室5家,市级创新工作室6家,公司级创新工作室3家。公司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建设标准,2023年修订发布了《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创新工作室联盟实施方案》,深化有团队、有制度、有项目、有活动、有保障、有成果的“六有”建设标准,推动创新成果向“专利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化,让每个工作室成为创新链上的“强支点”,为公司在绿色冶炼、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提供硬核支撑。
当公司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协同成为破解技术难题的“金钥匙”,一幅“人人参与创新、处处可见创新、时时推动创新”的生动图景正在公司徐徐展开。2024年,公司18家创新工作室开展课题攻关112项,其中82项完成攻关目标,7项取得专利授权。3个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联合攻关6项,其中5项攻关成果已投入生产应用。15项成果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5项成果荣获黄石市QC成果奖项。